低環境衝擊建築
本校由國內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,榮獲「104年第卅六屆台灣建築獎佳作獎」、「104年WAF世界建築獎決選-高等教育類」及「105年度新北市環境影響評估開發案評選獎項」之「營運期間類銀級獎項」。顯示本校落實環評承諾事項之積極作為成果。
以上述原則所施作的整地工程得以大幅度減少擋土牆的修築,改以1,590個台階消化山坡地高差,形成的階台建築群與自然呼應,形塑出最具特色的校園景觀。其中更利用綠屋頂、平台、迴廊與通橋串聯每個空間,或延伸或錯落的活動場域,使得室內室外景致自然和諧,建築材質更是特別選用石、木、磚等簡單建材,以呈現沉穩樸實的自然風格,外牆選用能因應金山多雨潮濕氣候的清水模、鈦鋅板、抿石子等綠建材,讓整體建築雖是新建,卻有歲月古感,像是從大地長出的有機體。置身其中,有如被大自然環抱,充分展見「境化教育」的功能。
建築物全面引進綠建築手法,凡舉自然通風、引進室外光線,地勢較低樓層,則使用多處天井採光,減少陰暗處,也帶入戶外景色,大量建構空中花園,使下層的屋頂就是上層的露台綠地,種植植栽,以減少直接頂樓受熱,也可增加綠色植栽面積,達到減碳的方案之一。空間照明節能,以建築設計增加自然光的使用率。
本校環保建築結合生態、科技、環保、節能、健康等設施,皆以生態及環境共生的概念規劃學校建築,打破一般學校既有的僵化空間,拉近人們與自然環境的距離,主要建築有綜合大樓、揚生館(體育館)、禪悅書苑(宿舍)。透過這些建築,能夠提供絕佳的教學場域,讓民眾實地了解低環境衝擊建築對人的益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