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心步道

校區建有多條步道,以步道塑造出一個寧靜幽雅的校園步行文化,行走在花木扶疏、溪水環抱的步道中,沿著步道拾級而上,聆聽潺潺流水,體驗自然之美,自我淨化。步道坡度平緩,適合大眾來此親近自然,放鬆身心。藉由往返步道,體驗建築物與自然融合的和諧之美,無形中培養出欣賞自然之美的能力,乃本校境化教育重要的一環。其中,校園景觀則選擇當地或原生品種多層次植栽,以盡量回復生物多樣性的環境。

所植種的植物,包括金山當地所產的平戶杜鵑、皋月杜鵑、山櫻花、吉野櫻、小葉赤楠等,以及台灣原生植物,如楠木類、桑科榕屬、森氏紅淡比等樹種。行走於步道之中,更能了解本校物種、棲地之豐富,自然環境之得天獨厚。

目前校園設有東區、東北區、西區與西北區共四大區步道,各有特色。其中有以楓香林、櫻花林為主之東北區步道,以絕美溪流為主之法印步道,還有生意盎然,擁有豐富物種的西區步道,得以登高望遠之西北區步道、能欣賞海天一色、落羽杉四季變化的東區海印步道與成佛之道。

配合「慢行聽禪」教學據點,經過的步道有:法喜步道、法印步道、六度步道,分別說明上述步道特色與教學資源。

(1) 法喜步道:自綜合大樓校區穿過大願橋後首先連接的是法喜步道,穿過大願橋後接到法心西路,此處種植兩排青楓,其他植物有大頭茶與杜英,草地常見、大花咸豐草與倒地蜈蚣等,是一處坡度和緩筆直適合經行練習的道路。

(2) 六度步道:六度步道為法喜步道連結法心北路之步道,途經六度池,是可觀測六度池最近之處,此處視野開闊,可觀看大片草原的校園印象,若不經大願橋,可透過六度步道連結揚生館與綜合大樓。

(3) 法印步道:法印步道沿途順著法印溪由下而上,通到禪悅書苑的步道,走進此步道,沿途潺潺流水聲不絕於耳,是聽溪觀水以及體驗步道的經行好據點,一進入步道中,溪流水質清澈、水中生態豐富,全長約300公尺,坡度和緩上升,一路到法印溪近禪悅書院之處為法印步道盡頭。步道沿途種植許多肖楠,盡頭處有許多高大的榕樹,旁邊以砌石堆疊的駁坎與擋土牆,有一處根系交錯盤住土石的樹,可展示出植物根系對水土的穩固作用,是很好的天然教室示範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