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金孃 Rose Myrtle

桃金孃科
常綠灌木

別名:崗稔、山稔子、當梨、山乳、倒捻子、水刀蓮

花:白與粉桃色
葉:葉表光滑背面有毛
果:暗紫紅色漿果,果肉紅色,味甘可食
結果期:8月至10月

在近海丘陵地帶,綿延著一片密植的桃金孃樹。這種耐旱又抗風的灌木,原產於南亞和東亞,分布廣泛,尤其在台灣、琉球地區隨處可見。它的花朵美麗,顏色從白色、粉紅色到紫紅色不等,每當春夏之交,桃金孃便開始綻放它那5瓣花的光彩,吸引著無數賞花者。

到了秋季,客家歌謠:「九月九,棯子甜過酒」,這裡的棯子便是指桃金孃的果實。紫黑色的小壺形果實墜滿枝頭,不僅甜美多汁,還可以釀酒或果醬。但這樣美味的果實也有它的小小警告,多食會導致便秘,因此當地人總是適量享用。

相傳,古時戰亂期間,人們在山區逃難時,靠著桃金孃的果實充饑,這種果實因此得名「逃軍糧」,後來逐漸演變成今天的「桃金孃」。除了果實美味,桃金孃的藥用價值也不容小覷。它的根和葉子皆可入藥,具有活血通絡、止血等功效。

這種神奇的植物,不僅是自然環境的美麗一角,花朵提供蜜源,果實能吸引鳥類,也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不少趣味。

-參考資料: 綠色力量、台灣景觀植物介紹